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 社会资讯 > 宣传 >

山西大同: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

来源:大同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编辑:转载厍红英 时间:2025-03-17
导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山西大同: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大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建绿色转型新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擦亮了“大同蓝、大同清、大同绿”三张金色生态名片,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城市更美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随着天气转暖,这段时间候鸟春日大迁徙正式开始,大同作为东澳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了候鸟的天堂。在大同市的桑干河、御河、壶流河等多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鸟中大熊猫”黑鹳, 全球濒危物种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在湿地和林间穿梭,尽情翱翔、觅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恋歌”。据统计,大同各大湿地保护片区中已经观测到的珍稀候鸟已超过200多种,大同的优美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空中“过客”选择在同“定居”。

一直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持续聚焦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发展“三大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水平等目标任务,2024年,大同市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PM2.5浓度3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8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城市新增营造林23.1万亩,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累计修复327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61%。

2025年大同市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扎实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全力推动东郊污水处理厂搬迁、西郊污水处理厂扩容等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加快平城区、云冈区雨污分流改造,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整治,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聚焦构建“三横四纵、五库连通”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全国首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抓好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水神堂城头会泉域保护及水源置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全线贯通,强化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推进县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大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力度,确保“一泓清水进北京”;科学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做好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后拆除复垦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三北”工程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持续厚植生态底色。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推动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下降,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高效转换。全面提升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统筹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富乔垃圾发电厂三期扩容、富凯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速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探索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同的金字招牌和最强软实力。大同,正以绿色发展之笔勾勒出令人惊叹的生态答卷,书写着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的转型典范。

监     制:韩生利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张靖靖

责任编辑:转载厍红英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邮箱:YxshzbTuA@21cn.com 技术支持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