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 社会资讯 > 媒体 >

烽火民族魂 赤子报国心 ——记平舆籍爱国抗日将领秦鼎新不平凡的一生

来源:未知 编辑:lgy1515 时间:2025-08-12
导读: 烽火民族魂 赤子报国心 记平舆籍爱国抗日将领秦鼎新不平凡的一生 平舆县老记协 雷文超 倪建华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硝烟,随着日寇无条件投降,已消散了八十个春秋,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共
烽火民族魂  赤子报国心
——记平舆籍爱国抗日将领秦鼎新不平凡的一生
平舆县老记协  雷文超  倪建华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硝烟,随着日寇无条件投降,已消散了八十个春秋,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共御外侮、浴血奋战的呐喊声,余犹在耳。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把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传世,永远牢记。对先辈们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卓绝贡献,永志传承。而平舆籍抗日将领秦鼎新的抗日事迹和不平凡人生感人至深,同样值得追记。



       一、弃文从武,参加辛亥革命
     秦鼎新,字协一,1886年出生于河南平舆(原汝南县)庙湾镇戴桥村一个佃农之家,后迁至今十字路乡大秦寨。十一岁时,其父倾尽所有,供其入私塾读书。他读书刻苦,勤学好问,夜以继日。其师冯廉全先生(晚清秀才)赞曰:“此子后来必成大事”。     
    1905年,秦鼎新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汝南县教育讲习科。此时中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看到中华民族遭外寇入侵,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赔款,袁世凯专权侮国,基于爱国热忱他遂立下救国之志,弃文从武,考入开封河南陆军小学。辛亥革命起,秦鼎新与同学朱苏亚(项城人)、单锡嘏、闫耀初(新蔡人)等,分别回乡发动组织地方武力,共同抗击淮系军阀进入河南。并于1911年7月奉召升学进入南京第三预备学校学习。
    1911年10月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南京革命党积极筹备起义,但因袁世凯镇压,致起义失败。1913年7月,秦鼎新及诸位参加者大哭而返乡。1914年,秦鼎新回到家乡在庙湾镇年庄村教书,其间不忘与爱国志士沟通联络,随时准备东山再起。1917年,秦鼎新再次考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并于1919年7月毕业,为河南陆军第一旅任军官后补生。1921年7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至1923年4月毕业,又被分配至河南氾水陆军第二混成旅一营一连任见习官。其间对部队军纪败坏、民不堪苦的现象深恶痛绝,遂立志改变此恶习,并作了不少努力,但又因人微言轻,回天乏术,常常自叹无能。其间参加大小剿匪战斗数十役,后奋而辞职回乡。

 


      二、黄埔从教,执坚披锐北伐
      1925年12月,经李敬斋、刘积军、朱棠、邹竞函推荐,入黄埔军校任该校四期教官,当时邓演达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黄埔军校革命氛围浓厚,革命情绪高涨,北伐之声强劲。1926年7月,大军北伐开始,秦鼎新被任命为总司令部工兵团团副。1926年11月,北伐军抵达武汉,此时北伐军已收复长江以南地区。抵达武汉后,被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团。因此时北伐军战斗减员严重,被派往河南招兵,完成任务后,于1927年初返回武昌,所招新兵近6000人,极大地支持了北伐革命的进行。1927年3月,秦鼎新被调任国民革命军十八军第六师任上校参谋长,前往鄂西征讨军阀杨森。北伐民心所向,获全国上下民众倾力支持,杨森很快被打垮。
    北伐战争刚刚结束,硝烟未尽,蒋介石便发动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力量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秦鼎新所在第六军十八师受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之命,东征讨蒋。讨蒋之师刚进入安徽南部,汪精卫又和蒋介石合流,进而合作反共,同时也在军中铲除异己,大肆清剿地方实力派。由于六军非蒋嫡系,视为异己,被蒋瓦解于江西,秦鼎新也被迫再度返乡,以耕读为业。

       三、曹营汉心  一心向往革命
       看淡人生事,却为稻粱谋。秦鼎新在原籍赋闲三年后,1930年11月,接受十一路军总司令张轸的邀请,秦鼎新再次入军职,任十一路军六十五旅中校参谋,并参加对红军的围剿,于淅川追击北上红军。在此期间,秦鼎新力劝老上级张轸,不要正面对抗红军,避免正面战斗,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红军北上陕、甘边区,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34年4月,秦鼎新与老上级张轸同时辞职。1934年5月任朱仙镇残废军人教育院总务股主任。1935年11月,再次接受张轸邀请任七十六师参谋处长,负责培训干部,但仅数月,又与张轸同时辞职。
    1937年11月,全国上下抗日呼声高涨。年末,秦鼎新又应张轸之邀,出任豫北师管区干训班副主任(张轸兼班主任),实际负责全面工作。在主持工作期间,邀请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朱瑞、刘子超和抗日民主人士多人任政治教员,培养了大批的抗日骨干,有力的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全民抗战的抗日主张。





 

       四、浴血台儿庄,抗日岁月稠
       1938年初,中国人民对日抗战全面展开,张轸将军所辖独立二师,改编为一一零师,秦鼎新先生再次跟随张轸将军任一一零师上校参谋长,整训期间,因集团军司令长官汤恩伯得知一一零师共产党渗透严重,准备清理共产党人,秦鼎新与副师长王晓民商议后,连夜将中共人士及抗日民主人士近八十人送往鲁山,从而避免了中共和其他抗日先进分子遭受清洗的下场。
      1938年3月初,一一零师开赴台儿庄战场,任务是断其后方增援,在台儿庄二十里处阻击日寇一个联队,在日寇坦克、大炮重武器攻击下,坚守四天三夜,阻断了增援台儿庄之敌,有力的支援了台儿庄正面战场作战。1938年3月23日,一一零师又在卧虎寨、铁角山、金陵寺、白山阻击42小时。一一零师在兵员不足,武器残破的情况下,英勇奋战,以血肉之躯与日寇血刃相搏,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寇20000多人,但我军也伤亡惨重,一一零师战斗结束后全师仅剩残缺的四个营,牺牲近6000人。
      在此期间,张轸升任十三军军长,秦鼎新继续任一一零师参谋长,共产党员吴绍周调任一一零师长。在与吴绍周的交往中深受影响,秦鼎新对国民党的反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8年10月,秦鼎新调任十三军总参议。之后,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调一一零师于唐河整编,后以张轸指挥的三十一集团军伤亡过重为由将其调往重庆,任第二补训总处长,从而削除其兵权,达到排除异己之目的,秦鼎新也怀着无比失落的心情回原籍休养。
      1940年,在全国抗战形势低潮艰苦阶段,秦鼎新调任为豫南抗日挺进军参谋长。1941年1月,日寇于信阳大举北犯,豫南抗日挺进军一部在平汉线迟滞袭扰日军,主力在平汉路东侧追击歼敌,以重大牺牲收复汝南、正阳、确山、驻马店。1942年12月,秦鼎新因病辞职,再次回故里养病。
      1944年,张轸从缅甸中国远征回国后,复任豫挺进军总指挥,秦鼎新以高参身份兼参谋长,积极抗日,组织大、小战役数十次,在豫东、豫南与日寇进行游击战,在汝南埠战斗中,歼敌多人并俘获日军20余人,极大的鼓舞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增强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


 

       五、追求进步,走向光明
       1945年,在豫东南新蔡行署担任警保处长的秦鼎新,因抗战胜利后豫东南行署撤销再一次回乡(1946年)。1948年初,时任国民政府河南省主席张轸再次邀秦鼎新任河南省政府参议。1949年1月,深受张轸倚重的秦鼎新复任国民党第五绥靖区高参,并任国民党十九集团军参谋长(少将)。看到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接受共产党和爱国民主人士呼吁的和平建国的进步主张,丧心病狂的发动内战,致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鼎新深恶痛绝,在担任十九集团军任上,秦鼎新积极支持张轸将军反对内战的行为,多次参与共产党联络商议,终促使张轸将军于1949年5月率部众2.5万人在贺胜桥、金口地区起义。
      此次起义意义重大。打破了蒋介石集团收编兵力南逃武汉,建立长江以北武汉防线战略计划,避免大规模华中地区内战暴发,近万平方公里内的生灵涂炭,有着影响全国解放战场的斗争形势,改变战争整体格局的意义,推动了解放军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进程。

       六、拥抱新中国,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
       十九兵团起义成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一军,秦鼎新继续任参谋长(少将)。1949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职要求去华中军政大学习,并作好了进军西藏、解放台湾的思想准备,但他这一愿望并没有达成。1951年7月,秦鼎新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并于同年加入民革郑州市委员会。1952年12月,秦鼎新参加河南省委组织各民主团体、民主党派、工商界、宗教界参加的河南土地改革工作。他积极报名,深入乡、村、农户,针对农民反映出来的有关问题,如实反映给省委、省政府,并提出积极建议。他积极参加省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并尽心尽力的完成,力求跟上共和国前进的脚步。看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日新月异,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六十九岁年龄申请加入了共产党。他激动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从1916年至今,经历了反袁护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看到的是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灾难深重。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生产和建设蓬勃开展,再也没有了苦难和屈辱,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七、清廉自守,常存家国情怀
       秦鼎新先生起义加入革命阵营后,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郑州市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郑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民政局副局长等职。
      秦鼎新共育有五子二女,他非常注意对子女的培养教育,长子秦麒一直在原籍务农,耕种为业。二子秦诚曾入黄埔军校就读,于黄埔军校十三期炮科毕业,后任国民党十三军炮兵营长,起义后退役回乡务农。三子秦骏,在军校毕业后,加入张轸将军赴缅甸远征军,赴缅作战,起义后被调任冶金部工作。四子秦和,为中共党员,曾参加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转业后先后在鞍山钢铁厂、鞍山市工业局(劳动工资科)、宋庆齡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工作,曾任保健院办公室主任。五子秦骥,就读于工科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南省煤田地质研究院工作,为高级工程师。秦鼎新先生之子女,不论是在哪个单位工作,均取得一定成就。他经常教育子女守正清廉,爱党敬业,抱家国情怀,并要求子女将此精神在家族中传承下去。
      秦鼎新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走完了他坎坷曲折人生之路,与世长辞,终年九十七岁。
      秦鼎新是平舆大地走出的优秀儿女之一,是我们永远敬仰的长者,他一生经历坎坷,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努力追求进步,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并严格要求家人,倡导良好家风,其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后人追思和怀念。

责任编辑:lgy1515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邮箱:YxshzbTuA@21cn.com 技术支持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