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第二届汝州优秀父亲
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记者:陈登高 通讯员:高宇飞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孝贤杯”第四届中华父亲节文化月汝州启动仪式隆重开幕了。为了传承中华父亲顶天立地、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倡树仁善谦和、明德执义美德,建设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美、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中华父亲节汝州组委会评出了第二届优秀父亲,为他们颁发“明德惟馨”金字不匾,愿他们的美德懿行,光耀汝州!
嵩岳画派创始人郭子昂,1952 年生,从汝州走出的嵩岳之子。用五十余载丹青岁月,谱写了中国画坛的传奇篇章。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让传统笔墨焕发时代生机。作为画派创始人,他用手中的画笔把中华父亲山“嵩山”作为主要的创作源泉。他创立的嵩岳画派独树一帜,在国家级展览中屡获殊荣。作为画家,他让中国山水精神走向世界,将个人艺术生命与民族文化复兴紧密相连。作为父亲,他培养出著名心理咨询师子女,儿子曾在央视舞台绽放光彩。用父爱智慧成就两代人的卓越人生。
组委会给予郭子昂的颁奖词是:以笔为刃、以纸为锋,丹青铸就嵩岳魂,翰墨传承家国情;严慈相济育英才,两代风华照艺林!从黄河蜜到千禧雪,您以独创的嵩岳皴法重构中原山水美学,用艺术生命践行文化传承使命,让世界看见中国画派的新高度!
中国十大孝子王凯、全国文明家庭刘付贵为郭子昂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德艺双馨张文欣, 1948年生,汝州市风穴路办事处刘庄村人。一位从汝州沃土走出的文学赤子,四十载躬耕文坛,以赤诚之心铸就河洛文化丰碑。他执掌《牡丹》育新蕊,三百余万字笔墨春秋里,既有《灿烂人生》的恢弘叙事,又有《秋水红尘》的隽永哲思。作为洛阳市文联的领航者,他搭建平台,让豫西文学薪火相传;作为大学教授,他为文学殿堂育栋梁。从《陈俊武传》的匠心独运到"五个一工程"的累累硕果,他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从教坛到文坛,从创作到传承,以谦逊的姿态诠释“德艺双馨”的深意。致敬他以文载道,以心传灯的无声奉献。
组委会给予张文欣的颁奖词是:您以如椽之笔书写河洛文脉,77载春秋坚守文学初心,300万字著作构筑精神家园。从《牡丹》主编到文坛伯乐,您用半世纪光阴培育文学新苗,以《陈俊武传》等力作镌刻时代记忆。今日授您此荣,不仅是对您德艺双馨人格的礼赞,更是对一位用生命丈量文学疆域的拓荒者的崇高致敬!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王英杰为张文欣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木刻书法艺术家李国政,1957年生,纸坊赵东村人,中国文字木刻博物馆创始人,汝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三十八载坚守将汉字筋骨刻进千年文明脉络。从汝州走出的文化使者,以《为奉献者奉献》诠释军人情怀,以清华校训镌刻学府精神,更让风穴寺、少林正院等圣地匾额流淌墨韵。他创建的国内首家文字木刻博物馆,不仅填补国家文化空白,更让甲骨钟鼎到楷隶行草的演变史在木纹中重生。免费开放的殿堂里,每一道刻痕都是对中华文脉的虔诚守护,每一件展品皆为“让汉字活起来”的生动实践。这位木刻书法艺术的拓荒者,正以匠人之心书写着文化自信的时代华章!
组委会给予李国政的颁奖词是:以匠心为魂,以传承为志,让沉睡的文字在木纹中焕发新生。每一道刻痕都是对中华文脉的虔诚守护,每一件展品皆为“让汉字活起来”的生动实践。一座博物馆,承载的是文明薪火;一生坚守,诠释的是文化担当。他的贡献,早已超越技艺本身,成为中华文化基因库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全国十佳孝贤高留斌为李国政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中原辞赋巨匠龚延民, 1964年生,汝州市王寨乡唐村人,他以赤子之心铸就人生三重丰碑!为家,他是中原孝义的脊梁——寒冬赤足踏冰河,父亲遗愿扛肩头;四本《护理笔记》写满反哺深情,一门仁德光耀乡梓。为师,他是语文教育的燃灯者——四十二载守杏坛,辞校长甘当孺子牛;创“燕河”社刊育文脉,万千桃李绽芬芳。为文,他是中原辞赋家,河洛辞赋的扛鼎人——八十篇雄文颂山河,《汝海赋》刻石传千秋,《中华母亲赋》《中华父亲赋》感天动地;十余首金曲唱家乡,《风穴寺歌》开先河,“天下第一长联”荡气回肠!从一名教师到辞冠中原的文化巨匠,他用半生热血证明:最深的文脉在乡土,最强的坚守是初心!致敬这位把孝道写成诗、将教学炼成金、让古赋焕新生的汝州赤子!
组委会给予龚延民的颁奖词是:三尺讲台育桃李,四秩耕耘守初心。孝悌齐家承祖训,文明实践润乡邻。从教为民书大爱,文化使者铸丰碑。燕河文脉传薪火,汝海赋章冠中原。
全国十佳孝贤薛金山为龚延民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乡村振兴领路人宋志魁,1981年7月生,紫云路街道马庄村人,从退役军人到乡村振兴排头兵,宋志魁同志用铁血丹心铸就新时代"兵支书"的楷模。疫情来袭时,他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暴雨滔天时,他挺起转运物资的钢铁脊梁。注册集体公司谋发展,修建惠民道路暖民心,每月为老人送上"长寿面"的温情,折射出这位基层书记"把群众当亲人"的赤子情怀。从"上访村"到"示范村",从"软弱涣散"到"标兵支部",他带领铁炉马村完成华丽蜕变的背后,是2000多个日夜的躬身耕耘。这枚"汝州市道德模范"奖章,致敬一位永葆军人本色的共产党员,致敬这位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初心的乡村领路人!
组委会给予宋志魁的颁奖辞是: 从退役军人到"十佳兵支书",从"上访村"到"示范村",从软弱涣散到"五星党支部",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凝聚民心。田间地头是办公室,群众笑脸是成绩单。军魂铸本色,热血沃乡土;初心照征程,实干赢民心!
人民书画院院长阎忠义、中华父亲节汝州组委会荣誉主任仝二照为宋志魁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辛勤园丁丰世康,1963年生,83年参加教育工作,四十二载春风化雨,六十二秋赤子丹心!丰世康先生以三尺讲台为天地,辗转汝郑洛三地,在公、民办教育战线始终以校为家。他不仅是诲人不倦的园丁,更是人格教育的践行者——用传统美德滋养心灵,以圣贤哲思点亮真善美。作为严父,他如山岳般给予子女坚定的力量;作为师者,他如明镜般映照"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品格。一双考入985名校的儿女,正是他"终生学习、平等沟通"教育理念的最佳注脚。从紫云街道到中原教坛,这位大专学历的教育家证明了:真正的育人者,不在文凭高低,而在那颗永远跳动的教育初心!
组委会给予丰世康的颁奖词是:他用42年的坚守,点亮无数孩子的未来;垫学费、劝辍学,传美德、育人格,他是教育路上的“点灯人”。三尺讲台,一生耕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两代英才,承传家风;赤子丹心,师者永恒。致敬丰世康老师!
中华母亲讲堂秘书长、中国数字电视台常务台长王丽为丰世凯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永葆初心刘文献,1946年生,汝州市焦村镇李楼村人,党员,64年应征入伍,三十八载军地建功,五十春秋赤胆忠心!从空军电气技师到农网改造先锋,刘文献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担当点亮万家灯火。在军营,他守护战鹰翱翔蓝天;在地方,他推动汝州农村电网改造,培训数百电工薪火相传。退休返乡后,这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兵开启文化传承新战场——十个月跋涉四地编修族谱,让千年家风重焕生机;组建刘氏鼓乐队,用铿锵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半生铁血护光明,晚晴赤诚系乡愁,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优秀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永不退休!
组委会给予刘文献的颁奖词是:戎装淬炼电气尖兵,电网躬耕农改先锋。五十载党龄映初心,续族谱传家风,建鼓乐惠乡邻。从军营到地方,从职场到故土,一生奉献诠释党员本色!
中华父亲节汝州组委会荣誉主任史庚申为刘文献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退伍不褪色刘浩亮,1982年生,蟒川镇戴湾村人,他是一位退役军人,褪伍不褪色,十二载军旅淬炼钢铁脊梁,四十三载热血挥洒蟒川热土。当看到村里背街小巷沦为“水泥路”,他自掏12万元,三日贯通四条坦途;当夜幕吞噬村庄,他斥资23万元点亮七百星盏,让戴湾村化作月下星河。更以赤子之心创立“孝顺金”,温暖52个家庭;八年如一日捐赠8万元物资,步履丈量乡亲情深。今又将祖宅化身为光伏驿站,让科技暖流浸润桑榆晚晴。从钢枪到锄头,从阵地到故园,这位共产党员用40万公益足迹写下誓言:军人本色永不褪,为民服务不止步!
组委会给予刘浩亮的颁奖词是:十二载军旅铸就铁血丹心,四十万善款铺就惠民之路。从"水泥路"到太阳能路灯,从孝老金到惠民驿站,您用退役军人的担当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让戴湾村的每个角落都洒满阳光。致敬2025"鹰城好人"刘浩亮!
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龙、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左玉昆为刘浩亮颁发《明德惟馨》金字木匾。
这八位优秀父亲来自各行各业,是千万普通父亲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用坚实的臂膀为家庭遮风挡雨,用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榜样,用勤劳质朴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他们孝老爱亲、教子有方、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在家庭这个小单元里,默默承担千万父亲的责任和担当,构筑着社会和谐的基石,传承着优良家风的薪火。
颁奖典礼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在于:优良家风从不是抽象教条。当郭子昂用毕生心血成就嵩岳画派、当张文欣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当木刻艺术家李国政将"忠厚传家"刻进祖训牌,当龚延民80首辞赋颂山河、当兵书记把群众笑脸视为成绩单、当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兵余热献家乡、当退伍军人刘浩亮把军功章作为传家宝,他们正在实践并完成中华父亲精神的"代际传送"!
巍巍嵩岳,父爱如山;滔滔汝水,家风绵长。让我们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新的起点,做伟大父亲精神的传承者,讲好汝州父辈的故事。做优良家风的建设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做新征程路上的奋斗者,凝聚磅礴力量,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
衷心祝愿天下父亲福寿安康!祝愿所有家庭幸福美满!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下一篇:凝聚青年川商力量·推动青年川商发展:金宫助力“2025优秀青年川商融媒报道案例”发布活动圆满举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