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 社会资讯 > 环境 >

山西省大同市国土绿化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

来源:大同日报 编辑:转载厍红英 时间:2025-04-28
导读: 又是一年好春景,绿染林梢万木新。从枝叶繁茂的片片林区,到美丽如画的城市道路绿化带,再到新颜舒展的田园乡村,漫步大同市的道路、河畔、田野,随处可见绿林成荫为云中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又是一年好春景,绿染林梢万木新。从枝叶繁茂的片片林区,到美丽如画的城市道路绿化带,再到新颜舒展的田园乡村,漫步大同市的道路、河畔、田野,随处可见绿林成荫为云中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毛乌素沙地东部,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决定了大同市担负着为京津地区保水源、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安全的重任。

近年来,大同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推进全市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为持续厚植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添砖加瓦。

据悉,2024年下达大同市营造林总任务23.1万亩,总投资为11640万元,其中,实施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17万亩、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项目0.5万亩、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项目5.6万亩;2024年下达大同市“四旁”植树任务为1300万株,其中义务植树700万株、其他植树600万株。

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国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布局中,大同市位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的攻坚区。近年来,大同市各县(区)立足生态区位和资源禀赋,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状况的差异性以及地域连续性,与《“双重规划”(2021-2035年)》等国家、省的相关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及《大同市林业草原保护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划分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和非沙化土地治理区,通过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封山育林、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和修复等重点项目,科学推进全市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筑牢环京津冀生态屏障、晋北生态安全屏障。

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实施后,区域内林草植被持续增加,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稳定,重点区域生态状况将明显改善。目前,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已完成审批立项和发改入库,重点林区与重点治理区“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编制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审核通过,2024年任务与资金已下达分解各项目单位,各项目单位已基本完成落实地块、作业设计编制、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开始施工建设。

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的理念,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每年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大同市还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以林长制为抓手,推行市级林长制考核常态化模式,以年度考核目标为牵引,对重点工作进行通报和提醒,压力传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形成共同推进全市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和工作局面。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制定了《山西省大同市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监理工作通知》等配套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在沙化土地治理过程中,大同市依据科学治沙、科学造林理念,科学选种,创新造林模式,把经多年实践和数据积累优选出来的沙棘、波斯菊、臭椿、白榆、油松、樟子松等树种,应用到实际造林绿化中,努力提高植被覆盖度、观赏性和保存率。同时,切实将科技支撑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推广运用了径流林业整地、容器育苗造林、地膜覆盖等技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今年,大同市将高质量完成全市“三北”六期工程项目批复下达的年度任务,完成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森林乡村奖补等省级项目,不断夯实绿色基底、注入绿色动能、提供绿色保障,为大同市高质量发展描绘更加浓重的生态底色。

责任编辑:转载厍红英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邮箱:YxshzbTuA@21cn.com 技术支持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Top